有机光伏(OPV)电池在实验室规模上取得了显著成功。然而,缺乏大规模生产的正极中间层材料仍然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近日,中科院化学所Yong Cui,侯剑辉研究员通过在萘二酰亚胺(NDI)的2,6位上取代不同的共轭单元,设计并合成了三种CIL材料。
文章要点
1)研究发现这些单元可以显着影响自掺杂效应和功函数(WF)修改能力。NDI-Ph在OPV电池中显示出狭窄的耗尽区,这归因于适当的WF和强自掺杂效应,从而改善了电荷提取和电荷传输特性。
2)基于NDI-Ph的优化OPV电池获得了19.1%的PCE。NDI-Ph以100 g规模合成,由于其简单的后处理和具有成本效益的原材料,成本较低,为1.96 $ g−1。自掺杂效应使NDI-Ph表现出优异的厚度不敏感性,使其能够在100 nm的膜厚下维持高PCE,从而适合高速镀膜加工。在不同的刮刀涂布速度和溶液浓度下,基于NDI-Ph的OPV电池可以保持高效率。最后,23.6 cm2模块(21.9 cm2有效面积)提供了15.8%的出色PCEactive。
参考电竞投注官网
Yue Yu, et al, Cost-Effective Cathode Interlayer Material for Scalable Organic Photovoltaic Cells, J. Am. Chem. Soc., 2024
https://doi.org/10.1021/jacs.4c0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