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十年里,基于细菌的生物制剂(包括可成像探针、诊断试剂和治疗剂)凭借其独特的特性(如基因操纵、快速增殖、定植能力和疾病部位靶向特异性)取得了巨大进步。然而,细菌生物试剂成功转化为临床应用仍极具挑战性,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对环境损伤的固有易感性、不可避免的毒副作用以及在靶向部位的积累有限性。细胞表面成分在塑造细菌行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化学修饰细菌和引入提供了机会。在表面修饰的帮助下,科研工作者已经制备了各种功能化细菌,并在各种生物医学应用中显示出巨大潜力。上海交通大学刘尽尧主要综述了表面修饰细菌的合成、功能化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本文要点:
1) 作者首先介绍了基于细菌表面结构的化学修饰方法,然后重点介绍了通过修饰表面特定成分所实现的几种先进功能。作者还总结了表面化学修饰细菌在生物成像、诊断和治疗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2) 此外,作者进一步讨论了当前的挑战和未来可能的解决方案。该工作将为制备下一代生物医学细菌制剂的化学策略开辟新的设计思路。
Sisi Lin et.al Surface-modified bacteria: synthesis, functionalization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Chem. Soc. Rev. 2023
DOI: 10.1039/D3CS00369H
https://doi.org/10.1039/D3CS00369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