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含倒甲脒(FA)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实现高功率转换效率(PCE)和优异稳定性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富FA钙钛矿结晶失控和薄膜质量差是进一步提高光伏性能的主要障碍。在这里,重庆大学臧志刚、陈江照提出了一种新的中间相,用于辅助结晶策略,以制备高质量的钙钛矿膜。
本文要点:
1) 在前体溶液中加入盐酸苯乙双胍(PFCl)后,中间相PFCl·FAI减少了δ黄相的产生,并促进了α相钙钛矿在结晶过程中的定向生长。结合多活性位点S-甲基异硫代叠氮氢碘化物(SMI)后处理,体相和界面陷阱辅助的非辐射复合损失最小化,这归因于结晶的改善、缺陷的减少和残余应力的释放。
2) 因此,PFCl@SMI的最大PCE为24.67%(0.09 cm2)和22.48%(1 cm2)。未封装器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在连续光照1008小时后仍保持其初始PCE的84%,在85°C下连续加热864小时后仍保留其原始PCE的90%。
Cong Zhang et.al Crystallization manipulation and holistic defect passivation toward stable and efficient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EES 2023
DOI: 10.1039/D3EE00413A
https://doi.org/10.1039/D3EE0041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