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作为药物代谢和解毒的主要器官,易受损伤,功能严重受损。因此,肝损伤的原位诊断和实时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深圳大学王东、香港中文大学唐本忠和山西医科大学张瑞平首次报道了一种聚集诱导发光(AIE)探针,即DPXBI,其可在第二近红外窗口(NIR-II)发光,并可用于肝损伤早期诊断。
本文要点
(1)作者将作为电子接受部分和分子转子的苯并咪唑磺酸盐骨架与给电子的二苯杂吨基团通过双键连接,构建了高粘度敏感的DPXBI。DPXBI具有强大的分子内旋转、优异的水溶性和强大的化学稳定性,对黏度变化非常敏感,可通过NIR-Ⅱ荧光强度变化展现快速响应和高选择性能力。
(2)DPXBI显著的黏度响应性能使其能够准确监测药物诱导的肝损伤(DILI)和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并与背景形成良好的图像对比。通过使用所提出的策略,小鼠模型中肝损伤的检测可以比典型的临床测定早至少几个小时。
(3)此外,当使用保肝药物减轻肝毒性时,DPXBI能够在DILI的情况下动态跟踪体内肝脏改善过程。所有这些结果表明,DPXBI是研究黏度相关病理和生理过程的一种很有前途的探针。
Jinyin Ge, et al. Viscosity-responsive NIR-II fluorescent probe with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features for early diagnosis of liver injury. Biomaterials. 2023
DOI:10.1016/j.biomaterials.2023.122190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296122300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