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变色材料可以经历电化学驱动的氧化还原过程,从而导致光信号的变化,并且在智能窗、可穿戴电子产品、电子纸等方面极具应用潜力。然而,由于缺乏合适的材料和加工策略来实现其高耐久性,导致其研发进展缓慢。近日,吉林大学Zhang Sean XiaoAn、Zhang Yumo设计并合成了原位光固化电致变色分子,以克服上述挑战。
本文要点:
1) 与现有的掺杂模式和聚合模式相比,原位光固化电致变色膜及其器件表现出优异的耐久性(例如,粘附性、多维稳定性和>120天的全对比度日照寿命)和显著的整体性能(例如,透明度=~90%,光调制=72.7%,全对比度循环寿命>2000)。
2) 此外,作者成功实现了用于微纳图案化的高分辨率电致变色光刻(可识别的图案尺寸:~2μm,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电致变色分辨率)。在此基础上,作者展示了其在多级信息加密和可调二次色方面的一些潜在应用。
Chang Gu et.al High-durability organic electrochromic devices based on in-situ-photocurable electrochromic materials Chem 2023
DOI: 10.1016/j.chempr.2023.05.015
https://doi.org/10.1016/j.chempr.2023.0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