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的金属阳离子掺杂调控相比,含氧阴离子由于其特殊的聚阴离子构型和大的电负性,可以提供更高的可能性来介导电催化剂对析氧反应(OER)的性能。然而,对含氧阴离子介导的机制和规则仍知之甚少。近日,中国科学院Wang Jiacheng、大连理工大学杨明辉、苏州科技大学马汝广报道了一种原位电化学氧阴离子(NO3−、PO43−、SO42−或SeO42−)转向策略,以研究过渡金属(TM=Ni、Fe、Co)氢氧化物电催化剂OER性能的变化和规律。
本文要点:
1) 电催化实验表明,氧阴离子修饰的TM氢氧化物的活性和稳定性遵循PO43−>NO3−>SO42−>SeO42−的顺序。PO43−或NO3−的电化学掺入提高了TM氢氧化物的活性和稳定性。相反,SO42−或SeO42−掺杂显著加速TM浸出,从而削弱OER性能。
2) 理论计算表明,电化学氧阴离子掺杂同时调节TM-O共价和TM-3d带中心,这与TM氢氧化物的TM稳定性和OER活性有关。该研究构建了一个氧阴离子介导的规则,可用于设计能量转化中的高性能电催化剂。
Xunlu Wang et.al In Situ Electrochemical Oxyanion Steering of Water Oxidation Electrocatalysts for Optimized Activity and Stability Adv. Energy Mater. 2023
DOI: 10.1002/aenm.202300765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300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