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锂(Li)金属阳极是满足锂离子电池能量目标的主要材料,但它尚未达到长循环寿命(>99.9%)的库仑效率(CE)要求。而这些限制主要源于天然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而SEI在调节电解质和电极之间的Li+交换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但这种影响的量化生不明确。近日,麻省理工学院Betar M. Gallant通过电化学Li+交换揭示天然锂固体电解质相间的有益钝化与抑制钝化。
本文要点:
1) 作者使用电化学阻抗谱和伏安法,报道了天然SEI在一系列电解质上的自洽Li+交换值,而CE范围为78.0%至>99%。作者发现CE及其在高速率下的保留与SEI-Li+交换速率呈正相关性。
2) 此外,在高CE电解质中的循环过程中,SEI-Li+交换速率增加,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增加了一个数量级,即超过10mA/cm2,而对于低CE电解质,它们则低于<1 mA/cm2,从而揭示了SEI演变的化学依赖性图,并且其通常具有复杂的动力学过程。总之,Li+交换控制着与Li沉积和循环效率相关的几个关键过程。因此,其量化有助于指导未来的高CE电解质设计。
Gustavo M. Hobold et.al Beneficial vs. Inhibiting Passivation by the Native Lithium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 Revealed by Electrochemical Li+ Exchange EES 2023
DOI: 10.1039/D2EE04203G
https://doi.org/10.1039/D2EE0420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