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编码材料作为光学标签特别有吸引力,然而,由于复杂的表征方法,目前的实例很少,在实际应用中也受到阻碍。近日,来自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纳米科学部的Dorina F. Sava Gallis等人研发了一种新的设计策略,通过在一系列异质金属稀土金属有机框架(MOF)中工程金属间能量转移,实现多路复用、寿命编码。
文章要点:
1) MOF源自高能供体(Eu)、低能受体(Yb)和光学惰性离子(Gd)与1,2,4,5四(4-羧基苯基)苯(TCPB)有机连接体的组合,通过控制这些系统中的金属分布,可以成功在宽微秒范围内精确控制发光衰减动力学;
2) 此外,通过使用盲文字母表的动态双编码方法,以及将其结合到玻璃上图案化的光固化油墨中,并通过数字高速成像进行表征,研究成功证实了该平台作为编码标签的相关性,这一工作揭示了使用独立可变寿命和组成进行编码时的真正正交性,并强调了这种设计策略的实用性,将简单的合成和查询与复杂的光学性能相结合。
参考资料:
Deneff, J.I., Rohwer, L.E.S., Butler, K.S. et al. Orthogonal luminescence lifetime encoding by intermetallic energy transfer in heterometallic rare-earth MOFs. Nat Commun 14, 981 (2023).
DOI: 10.1038/s41467-023-36576-z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36576-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