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和电子转移过程使得能够在光催化和光电子应用的光收集组件内有效地操纵激发态。近日,来自圣母大学辐射实验室的Prashant V. Kamat等人成功地探索了受体侧基官能化对CsPbBr3钙钛矿纳米晶体和三种罗丹明基受体分子之间的能量和电子转移的影响。
文章要点:
1) 该研究发现,三个受体(罗丹明B(RhB)、异硫氰酸罗丹明(RhB-NCS)和孟加拉玫瑰(RoseB))包含越来越多的垂饰基团功能化,从而会影响其自然激发态性质,当与CsPbBr3作为能量供体相互作用时,光致发光激发光谱表明,三种受体都发生了单线态能量转移,然而,受体官能化直接影响决定激发态相互作用的几个关键参数;
2) 此外,飞秒瞬态吸收表明,观察到的单态能量转移速率常数(kEnT)对RoseB(kEnT=1×1011 s–1)比RhB和RhB NCS大一个数量级,除了能量转移,每个受体都有一个分子亚群(~30%),作为竞争途径进行电子转移,因此,对于纳米晶体分子杂化物中的激发态能量和电子转移,必须考虑受体部分的结构影响,电子和能量转移之间的竞争进一步突出了纳米晶体分子复合物中激发态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也表明需要仔细的光谱分析来阐明竞争途径。
参考资料:
P.V. Kamat, et al. How Pendant Groups Dictate Energy and Electron Transfer in Perovskite–Rhodamine Light Harvesting Assemblies. J. Am. Chem. Soc. (2023).
DOI: 10.1021/jacs.2c12248
https://doi.org/10.1021/jacs.2c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