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O2的电化学合成是工业蒽醌工艺的一种极具潜力的替代方案,而其应用受到酸性介质中缺乏高性能电催化剂的阻碍。近日,山东大学蔡彬、德累斯顿工业大学Alexander Eychmüller报道了一种新型催化剂设计策略,即通过调整其几何环境和电子结构来优化纯金属气凝胶中的Pd位点。
本文要点:
1) 作者通过增加Pd-Hg气凝胶中的Hg含量,使Pd-Pd配位逐渐减少,从而在Pd2Hg5气凝胶中形成孤立的单原子Pd位点。而进一步的金属掺杂产生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几何环境的M-Pd2Hg5气凝胶,使其能够用于电子效应的单独研究。结合理论和实验分析,作者获得了M-Pd2Hg5气凝胶的火山关系,证明了Pd活性位点电子结构的有效可调谐性。
2) 其中,优化后的Au-Pd2Hg5气凝胶具有92.8%的H2O2选择性,在0.0–0.4 VRHE的电势范围内,转移电子数约为2.1。该工作为设计用于H2O2合成的金属气凝胶电催化剂打开了大门,并强调了电子效应在调节电催化性能中的重要性。
Cui Wang et.al Optimizing the Pd Sites in Pure Metallic Aerogels for Efficient Electrocatalytic H2O2 Production Adv. Mater. 2023
DOI: 10.1002/adma.202211512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21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