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的锂硫电池是最有潜力的下一代储能技术之一。然而,多硫化物中间体的穿梭效应和锂枝晶的形成是限制当前锂-硫电池实际应用的主要原因。近日,上海交通大学Kang Qi、南京航空航天大学Ding Bing、安徽工业大学Xu Jie对基于共价有机框架的锂硫电池进行了综述研究。
本文要点:
1) 共价有机框架(COFs)具有可调节框架、结构多样性和功能适应性的特点,其能有效克服与Li-S电池技术相关的问题。作者总结了新型COF材料在解决硫主体、改性分离器、人工固体电解质界面层和固体电解质等挑战性问题的研究进展。
2) 作者侧重介绍了用于提升Li-S电池性能的COF材料设计和化学机制。此外,还讨论了Li-S电池COF的现有困难、潜在补救措施,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从而为Li-S电池中COF材料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Hu Ben et.al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Based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Materials, Interfaces, and Solid-State Electrolytes Adv. Energy Mater. 2023
DOI: 10.1002/aenm.202203540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20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