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可充电电池(MRB)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技术,其有助于满足对高能量、高性价比、高安全性储能设备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使用硫化钼阴极的早期MRB原型具有较低的端电压,因此需要开发能够克服硫化物低Mg2+电导率的氧化物基阴极。近日,日本东北大学Hiroaki Kobayashi、庆应义塾大学Hiroaki Imai报道了用于室温镁可充电电池的超多孔、超小MgMn2O4尖晶石阴极。
本文要点:
1) 作者通过冷冻干燥辅助室温酒精还原工艺制备了一种超多孔(>500 m2 g–1)和超小(<2.5 nm)的立方尖晶石MgMn2O4(MMO)。虽然制备的MMO具有160 mAh g–1的放电容量,但通过热处理去除其表面羟基会对其活化而不会引起其结构变化,从而将其放电容量提高到270 mAh g-1。
2) 这些结果是由于超多孔、超小颗粒稳定了亚稳态立方尖晶石相,促进了MMO中Mg2+的插入/脱嵌过程,以及立方尖晶石和立方岩盐相之间的可逆转变,从而获得了优异的电池性能和极大地促进镁可充电电池的发展。
Hiroaki Kobayashi et.al Ultraporous, Ultrasmall MgMn2O4 Spinel Cathode for a Room-Temperature Magnesium Rechargeable Battery ACS Nano 2023
DOI: 10.1021/acsnano.2c12392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2c12392